皮肤病的用药搭配:皮肤病用药指南

今天给各位分享皮肤病的用药搭配的知识,其中也会对皮肤病用药指南进行解释,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,别忘了关注本站,现在开始吧!
本文目录一览:
- 1、中药的皮肤病治疗方子
- 2、两款皮肤病中成药
- 3、“皮肤病”用药规律
- 4、皮肤病外搽用药
- 5、常见皮肤病治疗使用中成药配方
- 6、治疗皮肤病的中药秘方
中药的皮肤病治疗方子
1、【配 方】小儿惊风七厘散(0.2g)5~10支,乌梢蛇、全蝎各等份 【制 法】研细末,匀和适量医用凡士林外涂患处,日三次。
2、米仁赤豆汤:组成:米仁、赤豆各30克。制法:将米仁、赤豆加适量水煮烂,加适量糖,每日服二次,连服一个月。功用: 清热 、利水、除湿、用于湿疹、 皮肤过敏 性 瘙痒 。
3、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中药方剂***用疏风清热饮。由荆芥、浮萍、蒲公英、防风、金银花、白皮、羌活、沙元子、独活、牛蒡、蝉蜕、地黄、川芎、当归、苦参、生甘草具有散风、除湿、清热的功效,适用于风湿性皮肤热的人群。
4、凡皮肤病湿热胜而渗出旺盛者,方内有黄连、银花,收效殊佳;其风热胜为干性者,瘙痒较剧,则以地骨皮、紫草易黄连、银花,大有凉血止痒之功,气血不足者,归、芪亦可加入。因去“从革”二字,改用今名。
5、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于“热疱”“蛇丹”等范畴,多由风热毒邪阻于肺胃,或肝胆火旺,湿热内蕴所致。 1 风热袭表型 多见于单纯疱疹,皮疹发于口鼻及***周围,皮肤灼热刺痒,红疹,水疱,疱液透明或混浊,数日后干燥结痂。
6、…”之阳毒为病颇相类似,故借用升麻鳖甲汤于此治疗荨麻疹。
两款皮肤病中成药
1、发于胸胁部:皮疹色红,疼痛,以丘疹为主或见脓疱者,可分选栀子金花丸、一清胶囊、复方青黛胶囊、开胸顺气丸、连翘败毒丸、平肝舒络丸;病期长伴刺痛,体质无明显虚弱者,选血府逐瘀胶囊。
2、雷公藤或昆明山海棠(片剂、多苷、糖浆)。属同科目植物,适用于泛发性地图状、脓疱型、关节型银屑病。(2)复方青黛胶囊(丸)。
3、湿毒清胶囊 功效:养血润燥,化湿解毒,祛风止痒。组方:地黄、当归、丹参、蝉蜕、苦参、白鲜皮、甘草、黄芩、土茯苓。适应症:用于皮肤瘙痒症属血虚湿蕴皮肤证者。
4、可选用的中成药连翘败毒丸:每次口股6-9g,一日2次,温开水送服。清血解毒丸:每次口服6g,一日2-3次,温开水送服。丸圣散:外用,用花椒油或食用植物油调敷或撒布于患处。
5、皮肤病血毒丸属于中成药,共由39味中药组成,其主要成分当归、赤芍,有活血、凉血、消瘀的功效;配以金银花、连翘,清热解毒;配以蝉蜕、紫草、紫荆皮,散风除热,解毒透疹。
6、丁苯羟酸乳膏等。钙调磷酸酶抑制剂、他克莫司、吡美莫司乳膏等等。还有收敛抗炎药,如硼酸氧化锌乳膏、黑豆馏油膏等。中成药膏药也比较常用,有除湿止痒软膏、蜈黛软膏、丹皮酚软膏等。还有止痒药膏,如复康樟脑软膏等。
“皮肤病”用药规律
1、芳香化湿:藿香、佩兰、砂仁、用于皮肤病初起,渗出液不多,痒感不重,小儿和老年人等。辛温散湿:苍术、海桐皮、赤石脂,适用于潜在性丘疹较多,剧痒难忍,病在肌腠者。
2、用药规律方面 可以使用外部涂抹药物:包括但不限于红霉素、复方黄柏液、阿达帕林凝胶、鱼石脂软膏、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、克痤隐酮凝胶、他扎罗汀凝胶、维A酸软膏等。
3、涂于患处。此外,还需注意一些用药事项,才能确保自身用药安全的。鱼石脂软膏用药的注意事项不得用于皮肤破溃处。避免接触眼睛和其他黏膜(如口、鼻等)。连续使用一般不超过7日,如症状不缓解,请咨询医师。
4、皮肤痒的用药应该在明确病因的基础上针对性治疗,并没有绝对的好坏,而且不要随意用药,以免延误正确的治疗,甚至产生严重不良后果。
皮肤病外搽用药
常用的冷霜制剂,除了加有止痒药物的止痒霜剂(如必舒膏)、防止皮肤水分蒸发的尿素霜(如治裂膏)外,最常见的就是各类皮质类固醇类激素霜剂(如氟轻松、地塞米松、曲安西龙、哈西奈德等)。 9)糊剂:适用于轻度渗出的亚急性皮炎和***。
外用20%~30%硫代硫酸钠液,干后立即外用1%稀盐酸。酮康唑,联苯苄唑香波浴用。以上用药用法均为每日1~2次。药物二:可使用淡癣药水,如[_a***_]醑加上乙烯酸癣药水外搽。
1/2或1/3复方苯酸酒精(Whitfields Solution) 怀飞氏溶液。处方:水杨酸 0 苯甲酸10 75%酒精加至100.0 用途:手足癣,甲癣,体癣,花斑癣。
严重感染皮肤病患者不宜使用,过敏体质者慎用。儿肤康搽剂为外用搽剂,切忌内服。涂抹搽剂时,不得用于皮肤破损处,避免接触眼睛和其他黏膜。用药部位如有烧灼感,红肿等情况应停药,并将局部药物洗净。
药物二:局部可用无刺激性软膏外搽,如10%硼酸软膏,10%尿素霜,5%白降汞,水杨酸软膏等。在进行搽药前,要注意最好先用热水和肥皂等来讲皮肤表面的鳞屑清洗干净,再进行擦药处理。
常见皮肤病治疗使用中成药配方
1、两款很好用的治疗皮肤病的中成药,消风止痒颗粒和湿毒清胶囊。,手里没皂皂的亲们可试试:消风止痒颗粒:防风、蝉蜕、地骨皮、苍术、亚麻子、当归、地黄、 木通、荆芥、石膏、甘草。功效为消风清热,除湿止痒。
2、首先介绍的是当归、黄芪、白术和川芎四种中药组成的“四物汤”,它可以治疗因寒凉引起的粟疮。这种中成药适合于贫血、月经不调等女性朋友。其次是鱼腥*素,它是由鱼腥*提取而来,可以抑制病原微生物和减轻局部感染。
3、五白消斑膏:白芨、白附子、白芷各6克,白蔹、白丁香各5克,密佗僧3克。以上诸药共研细末,每次用少许药末放入鸡蛋清调成稀膏。晚睡前先用温水浴面,然后将此膏涂于斑处,晨起洗净。
4、治疗手部***的外敷偏方 青黛、滑石粉、赏柏各15克,冰片9克。共研细末,用麻油调糊状,外涂患处,1日 3次。枯矾10克,炉甘石30克,冰片6克,苦参15克,共研细末备用,外敷患处,1日2次。
治疗皮肤病的中药秘方
1、中医治疗***需要循序渐进,因为***的病情需要长时间治疗。如果选择西药,可在医师指导下选择普特彼他克莫司软膏,以及复方醋酸氟轻松酊,或 皮肤病 血毒丸。
2、一 【配 方】冰片和雄黄等量,土茯苓20克,蕲蛇30克,地榆15克 【制 法】研成细末,匀和适量蜂蜜或医用凡士林外涂患处,日三次。
3、临沂孙大夫治疗盗汗秘方:甘草、五味子、僵桃,当归、桑叶、山药,生地、黄芪、浮小麦、煅牡蛎。给药3剂。一天一剂,三煎三服,早中饭前半小时服用,晚上临睡前服用。
皮肤病的用药搭配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,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,更多关于皮肤病用药指南、皮肤病的用药搭配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xaboqy.com/post/12114.html